光绪年间“风水碑”禁在风水基内填筑示
2023-07-28 14:05
信息时报记者 刘丰果
记者昨天获悉,广州市荔湾区荔枝湾涌挖涌工地上近日传出一件趣闻:工人们挖到深处,发现一块儿光绪年间的“风水碑”,碑名为“禁在风水基内填筑示”,若隐若现的碑文也被附近居民顺着碑名解读为:“老祖宗时就已经不让在这儿建违章建筑啦!”
于是,关于之前被定为违章建筑划入拆迁范围的西关古玩城众多商家拆迁问题、是否该疏通荔枝湾涌等话题,再次成为附近居民茶余饭后的谈资,“风水碑”俨然成了“开挖令”。
难道真的有这种机缘巧合?还是附近居民的“误读”?最近,信息时报记者走访相关专家揭开真相。
碑文原是县长“晓谕”
记者在荔湾区博物馆看到这块传说中的“禁止违章建筑”的风水碑。炎炎夏日下,“风水碑”躺在博物馆正门前的工地上,看上去似乎少了些传说中的神圣,但“禁在风水基内填筑示”的碑名清晰可见。现场有农民工确认,这块碑躺在这里已经有20来天了。据认识的工友说碑是在挖荔枝湾涌时挖出来的,“听说是挖到很深的位置才挖到的”,这位陈姓农民工告诉记者。随后记者向荔湾区博物馆的相关负责人求证事件的真伪时,博物馆的叶馆长告诉记者,大概是有这么回事,碑文内容也与传闻接近,但“我们还没有来得及认真研究碑文的内容,‘风水碑’也还没来得及处理,暂时放在博物馆正门前。”叶馆长说。
那么碑文的具体内容到底是什么呢?难道真的有这等巧事?有没有误读的成分呢?随后记者联系到暨南大学历史系的耿之矗博士。耿博士认真研读后告诉记者,“风水碑”是真的基本可以确定,“根据碑出土后的情况判断,这块碑当时应该是立在台基边,后来经历过变故后倒在了涌里。”耿之矗告诉记者,“风水碑”的内容自然与风水有关,碑文内容是光绪年间一位张姓县长的“晓谕”古代石碑风水布局,大意是根据村民呈的状子以及风水知识,批示泮塘村的风水基范围内“永不能建房”。
历史学博士:“揭盖复涌”巧合了碑文
那么把塘疏通是为了保村里风水一说的可信度有多高呢? 暨南大学历史学专业的耿之矗博士认为,从碑文显示的村民呈上来的状子内容来看,村民举例说因为“违建”堵塘坏了村里的风水之说是有封建迷信之嫌,但其他关于保持河涌通畅有利于村里风水的并非没有道理。耿之矗告诉记者,史料显示,碑文中提到的仁威庙应该是古时的一座文庙,明堂类似于古代儒学的书院一样。从风水学的角度来讲,李芝芳等村民的说法不无道理。而这块碑显示的时间是光绪九年,当时正是中国风雨飘摇的年代,当时风水被破坏似乎在所难免。而现在“揭盖复涌”,应该理解为新时代又把风水给接上了,巧合中是应了张姓县长那句“把填上的塘再疏通”的话。“广东人原本就相信水通财通的风水之说”,耿之矗博士补充道。
关于此风水之说,经古籍文化专家文锦堂居士指出,近年来,广州市政府致力于环境治理,不遗余力地策划恢复“一江春水绿古代石碑风水布局,两岸荔枝红”的西关美景,荔枝涌(现泮塘一带)的挖掘便是这项工程的重要环节。
据文锦堂居士告诉记者,在中国历史上,风水碑并不罕见,尤其在明末清初之时,这一习俗进入兴盛时期。所谓风水碑,是指古代风水师或德高望重者按当地习俗将风水的有关信息凿在石碑上,以方便后人寻找、定位,主要起标志或界定作用。
文史小知识 何为风水碑?
文锦堂居士指出,风水碑一般会立于宅前或者村前的明堂之处。所谓明堂,是指穴前地气聚合之地。风水秘笈载有:“明堂容万马,富贵传天下。明堂见三局,世代食天禄。明堂见弯园,富贵必长远。明堂如掌心,富贵斗量金。明堂水屈曲,富处黄金屋,明堂见三峰,世代出三公。”
由此可见,明堂以平整、开阔、带水为上佳。文锦堂居士进而明言,古时,泮塘为当地村民的明堂之地,地势宽平,曲水环流,有玉带环腰呈祥之局,乃上吉明堂之象,在明堂之位立风水碑,可藏风聚气、镇守地脉,可谓锦上添花。但格外需要注意的是,明堂之位不宜修建建筑,因为建筑会破坏明堂风水,遏制水源,阻断财气,对村庄整体的风水格局也产生负面的影响。
碑文内容 当时“违建”为谋利
耿之矗博士告诉记者,碑文显示光绪年间泮塘村的李芝芳等向这位张姓知县告状称,他们世代居住的泮塘地方,以种塘为业,村里的仁威庙前纵横阡陌,外涌内塘,中间有块台基,名曰风水基。乡亲们一致认为不能在风水基起建房屋,否则会遮蔽了村里的明堂。
为了证明他们的观点,李芝芳等又举例说历史上有人曾经在这建房,结果对村内大为不利。村民们之所以上张县长这儿告状,是因为村里一个名叫梁亚保的村民买了基内一块地,然后要将此塘填筑,同时放言要建高楼大厦,转售别人。村民对此事特别愤慨,生怕影响了风水给村民带来厄运。
这位张姓知县认为,仁威庙前风水基外涌内塘,是村里的明堂,且为多处水道出入咽喉,不准填筑。于是下令拘梁亚保到案并命令他把填上的塘再疏通,当然也不允许其建房,同时立下军令状“永不能在风水基内建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