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起名 > 成人改名

中国大学改名史,没改名的还有几所?!


2023-06-03 09:23

30多年来,中国大学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合并改名史,没改名的还有几所?

中国大学改名潮已经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地,非常痴迷非常执着。而今社会“以名取校”的思维定势,往往一个好的校名即可收获招生“红利”,学校升格带来的是行政级别的提升,教育经费的增长。因此大学改名成了最快捷的方式。

01

大学改名的原因

大多数国人对中国至今未能拥有一所世界名校感到遗憾,大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架势。(前段时间最新消息,清华已经成为了世界一流大学)

于是,中国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名校制造”运动,大学不断扩招,40年来高考录取率从最初5%的精英教育上升到现在的80%的大众教育。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全国各地的很多高校都不约而同的掀起了一股合并热潮的理由。

现在大学扩招,各家都要使出浑身解数争取优秀生源。靠口碑,靠大师,靠教学科研,靠人文环境等是争取生源之道,相信每个高校都明白这个浅显的道理。

但是这些资源和优势不是一朝一夕能成的,而一个学校从申报新校名到审批一两年时间就够了(当然不乏多年争取却无成者,比如“浙江林学院”奋斗十几年更换成“浙江农林大学”时,早被昔日的小兄弟浙江丝绸工学院甩在后面了,因为人家先是更名为浙江工程学院,再升格为浙江理工大学,给外地考生一种仅次于浙江大学,盖过浙江工业大学的浙江第二高校)。

因此改名成了最快捷的方式,你可以批判这是投机取巧的做法,体现的是学术上的浮躁,但也是基于现实所迫,其实也不是每所学校都愿意更名的,上世纪80年代华中师范大学的校长章开沅曾在《南方周末》上撰文说,上世纪80年代很多学院都改名大学,当时他执掌的华中师范学院本不想更名,认为叫学院未必代表水平低,像巴黎高等师范学院(ENS)传承几百年。

然而,现实给了章校长这种“迂腐的认识”以沉重打击,在教育部门编制的高校名录上,因为华师还是“学院”而排在了很多不知名的“大学”之后,这种看似无关的排名着实影响到了招生,教育部也在催促更名,于是1985年8月5日华中师范学院就改成了华中师范大学。

大学的品牌是和校名联系在一起的,更名并不意味着都是利好,对于有些大学来说更换一次名字,元气还会大伤一次,因此不到万不得已大学不要改校名。

好大学是不会轻易改名字的,有名的大学不会改名字,经常改名字的大学不是好学校。对于校名,老师、学生和校友都很有感情,更换校名容易伤害他们。

大学校名的频繁更换,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有时不太尊重教育规律,行政主导的力量过强。如果只把改名当作学校发展的一个策略,对于学校没有太多的意义。但如考虑学校办学的方向存在问题,校名一改,相应的办学方针、专业设置等方面都随之变更,这也就无可厚非。

其实对于那些本身硬实力出众的高校来说,校名改成啥样都无所谓。清华大学真的改名叫“五道口男子职业技术学院”,仍然会是全国学子趋之若鹜的头牌;山东大学变成“章威即(章丘威海即墨)联合大学”,也没法改变学科实力暴打省内其他所有高校的现实。但对于像上海对外贸易大学这样地位处于边缘的高校,合并更名就会把多年积累的优势给抹杀了,学生家长教师发声保卫校名争的不是一口气,而是为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现在很多高校改名,都抢着冠名诸如“科技”、“理工”、“财经”、“商业”等热门名词,使之看起来像综合性院校。坐落于一个小地方,争取冠个“省会名”、“省名”以此体现自己地域性影响。

一些大学改名则是为了生存,为了广招生源,为了获得更多的拨款,说白了,就是追名逐利。有些则纯粹是攀比心和虚荣心在作祟。如果教学质量提不上去,办学仍然缺乏内功和实力,只是换了个时髦好听的校名,那样只会给人以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感觉,离开大学应有的精神就更远了。

更有人认为,大学改名“变脸”是缺乏办学信心,缺乏务实意识的表现。另外众多大学改名往往将其历史、专长、口碑都丢了,所以绝大多数大学改名都是失败的。

当然大学的校名不是不可以改的,比如独立学院与母体学校分离,独立授予文凭,校名中应不再有母体学校的因素,当然可以更改校名。不过像中南民族大学工商学院转设为武汉长江工商学院后3年又更名为武汉工商学院。

其实,对一所高校的评价并不是看它的校名是否显赫、有气派,而是看它能否出大师、出成果、出思想。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早就说过:“大学者非谓有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两百多年来从未改过校名,却不影响它作为世界知名大学的地位,仅仅从这里走出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就有10多位。盛名显赫的麻省理工学院就更不用说了,至今未听说他们想把学院改为大学。

德克萨斯农工大学如今已成名校,但始终不把“农工”二字去掉,因为这个校名已经成了响亮的名字。缺少“大学”以及冷门关键词,既非“理工大学”也非“美国大学”或“法兰西大学”,但并不妨碍它们成为世界闻名的优秀大学。这些学校规模都不大,但其辉煌的历史和毕业生的成就,吸引着全世界最优秀学子的目光。

但是现行中国的教育政策,对于学院和大学的区别在规模、学科设置、专任教师等各个方面均有体现,大学高学院一个档次。

从某种意义上讲,学院更名大学,相当于“升格”,意味着教育部以及社会各界对其办学水平的认可,学校在其学科、专业设置、师资聘用中,也将拥有更大空间。对学校招生、毕业生就业都能起到带动作用。专科学校升格本科更名后,除了以上优势之外,其招生优势更显而易见,“在专科生源严重不足的今天,升本就意味着能在招生环节占得先机。”

有学校乐观分析。在唯学历人盛行的职场上,用人单位对于应聘者的简历,第一眼关注的必定是简历封皮上的校名。看到名校学生,顿时倍加慈祥详细加以询问,看到不入流的校名,常常就是直接拒绝。某些用人单位一听“师范”就会问你怎么不当老师,听“大学”就觉得比“学院”好,非常地没文化。这种状况也是众多冷门院校,不知名院校煞费苦心要改名的原因:方便本校毕业生就业。

再则一个不可否认的外在推手就是学生的期许。填报志愿,考大学,选专业时,家长和孩子普遍的名校心理、面子观念,认为好大学必有好名字,对“大学”和“学院”的鲜明的分级意识导致了很多人误以为专科生才读学院。同时,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高校为了迎合这种心理,稍微换一个花哨好听、时尚流行的名头也确实可以唬到不少学子。社会上还存在“以名识校”现象,从学院更名大学,即便是办学质量没有提高,招生时的录取分数也会提高十几分。

因此高校更名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收到“立竿见影”效果的就是招生。原武汉纺织工学院1999年在鄂招理科生352人,第一志愿填报的仅148人,其中达到分数线的才37人。该校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后,生源逐年走高。该校自2003年起,在鲁、豫等生源大省的录取线大都保持在当地批次线30分以上。2006年重庆邮电学院、重庆交通学院把最后两个字改成“大学”后,次年招生同样“全线飘红”。

再譬如,2010年,河南财经学院与成人高校河南省政法干部学院合并,升格更名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当年即有部分专业纳入本科一批招生层次,二本招生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也开始逐年提高,大幅攀升,优势专业在河南高校中的录取分数仅次于甚至赶超郑大、河大。2013年,江苏教育学院更名为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后,学校每年招收的普通本科生也由更名前的800人左右增长到近2000人,每年高考分数线也提高不少,2017年有些专业的平均分数线接近一本。

02

中国大学改名历史

今天,当我们谈起一所大学的名字,就会想起与之相关的人和名字。例如,听到浙江大学,我们会想起竺可桢,北京大学会让人想起蔡元培、钱玄同,而清华大学则会让人回忆起王国维和陈寅恪。

30年之后,中国高校再一次大规模改名,这次改名基本都是由“学院”升格为“大学”,典型的就是当年“八大学院”的更名模式:北京政法学院更名为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农业学院更名为中国农业大学等等。

现如今的大学改名热潮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那时候已经掀起过一轮小高潮。当时正值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启动,而其改革的主要内容就是“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相比时下,那个时期大学的改名还厚道得很。那时,大多数改名高校只是从某某学院变成了某某大学,其中比较著名的包括:1993年,中央民族学院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1994年,北京外国语学院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1999年,自大学扩招后,高校花名册的变化一年比一年多。

1999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2000年北京医科大学并入北京大学,这随即成为高校合并改名的两起标志性事件。

2000年左右,受全国高校合并影响,有一部分高校批量更名。以湖北省为例,近十年间没有更改过校名的高校屈指可数。

2000年以来,中国众多二三线城市的高校纷纷改名,有的甚至短时间内就实现三级跳:中高职合并——高职摇身一变成为学院——学院一跃成了大学,而这当中,不少高校“浑水摸鱼”、“新瓶装旧酒”,除了头衔更换,师资力量、硬件设施、校园环境均没有任何改进。例如郑州粮食学院先变身郑州工程学院,后觉得不够响亮,继续变身为河南工业大学。

2009年,中东部地区一共有48所高校新增、筹建及更名。

2010年,大量“独立学院”即“公办大学的二级普通本科学院”(三本)独立成为民办本科院校,或原来的学院升格为大学,因此更名,合并组建,新建。

2015年,45所高校更名,其中18所学院更名为大学,17所专科升为本科。

2016年,39所高等学校的设置申请获得通过,其中:中东部地区高等学校29所,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民办本科学校9所,经过筹建“去筹”正式设立高等学校1所。

2018年1月19日,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正式公布了2017年度申报设置列入专家考察高等学校名单,共有46所高校入选,其中包括新设本科学校(21所)、更名大学(16所)、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民办本科学校(6所)和同层次更名(3所)。不出意外,这些学校更名都会得到通过。中国又多了些学院,又多了些大学。

2018年5月31日,教育部公布最新更名结果,共计40所高校通过评审。

尽管中国有大学的历史不长,只有一百年出头,但就在这不长的历史中,中国大学从未停止过更名。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近2000所公办高校中,过去20年,有将近一半改过名字。

目前,高校更名大战还在继续,新面孔频出不穷。有网友调侃中国的大学名称就好像注册域名,赶快抢,不然就没有了。

03

大学改名规律

建筑科技大学,财经政法大学,工商大学这些新大学名称都已经被启用了,后继的有温州医学院曾经申报过的“浙江健康科技大学”,浙江林学院曾经申报过的“浙江环境科技大学”都是相当有创新的名词。在“理工大学”、“财经大学”、“交通大学”满天飞的今天,给我们的大学名称带来了些新意。

先是换后缀:“高等专科学校”、“职业学院”、“职业技术学院”要升本成为“学院”,“学院”要升格为“大学” ,再是改核心ID,由于受到中国科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知名大学的影响,“科技”、“理工”、“财经”等ID使用最为火爆。

教育产业化,高校市场化,扩招、圈地、兼并,高校也纷纷出招,打造自己的航空母舰,改名热是最显著的一个环节,如果是高等专科学校一定要改名为学院;如果是商学院,那就一定要改为工商大学(商业大学);如果是外国语学院,那一定要变成外国语大学才罢休;于是电子科技大学、科技大学、理工大学、交通大学之类的校名满天飞,明明是个专业院校,却为了吸引考生的需要来一个像是综合性大学的校名。从感觉上就上了一个档次,搞不好能被哪个名校看上合并,能傍上名校真是再好不过了。

试想现在哪个大学没外语系,计算机系?好,现在文科、理科都有了,综合大学也就没障碍了。要是还叫重型机械学院,地质学院,那就太不符合21世纪的发展潮流了,总之要让学校看起来像综合大学。而且一旦升格为大学后,原先的系就可以跟着升格为学院,显得多派,所以现在中国的大学都没戏(系)了。

包括“矿业”、“地质”、“气象”、“农林”、“石油”、“煤炭”、“钢铁”、“纺织”、“师范”等都是冷门的,其中某些专业几乎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不仅招生难、毕业生就业难,师资引进也难。所以都要改。

电子工业——〉电子科技;

例如: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电子工业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电讯工程——〉电子科技;

例如:西北电讯工程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电子科技大学

矿业——〉工业,理工,科技;

例如:西安矿业学院——〉西安科技学院——〉西安科技大学;

工学,工业,工程——〉理工,科技;

例如:华东工学院——〉南京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学院——〉沈阳理工大学;淮南工业学院——〉安徽理工大学;焦作工学院——〉河南理工大学

地质——〉工程,理工;

例如:西安地质学院——〉西安工程学院;成都地质学院——〉成都理工学院——〉成都理工大学

机械——〉理工;

例如:陕西机械学院——〉西安理工大学

钢铁——〉科技;

例如: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

鞍山钢铁学院——〉辽宁科技大学

水产——〉海洋;

例如:大连水产学院——〉大连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学院——〉上海海洋大学

经济——〉财经;

例如:南京经济学院——〉南京财经大学;

湖北经济学院——〉湖北财经大学

铁道——〉交通;

例如:兰州铁道学院——〉兰州交通大学;

大连铁道学院——〉大连交通大学

气象——〉信息工程;

例如:成都气象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南京气象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商学院——〉工商大学;

例如:北京商学院——〉北京工商大学;

杭州商学院——〉浙江工商大学;

渝州大学、重庆商学院合并——〉重庆工商大学;

电子电工的就做电工?食品科学的就会做饭?工商管理的可以去工商局工作?城市管理做城管?木材加工会做家具?这就是我们社会上对于专业的误解和肤浅的望文生义。

模仿着名校改个相似的名,傍个品牌成为了众多大学的捷径,却没看到失败的教训。有些时候改名反而越糟糕,比如西南联合大学威名赫赫,但是除了她,以后再叫联合大学的就没个好:北京联合大学,四川联合大学,河北联合大学都是前车之鉴。所以四川联合大学,河北联合大学都再次改掉了。

地质冷地不行了,相比下经济比较热门,所以河北地质学院宁可把省名降级为地方名,也要更名为石家庄经济学院,地质到经济,好一个跨界,结果好生源招不到,也失去了自身特色,加上又想升格为大学,只好又戴回“地质”的帽子——河北地质大学。情况类似的还有像武汉纺织工学院在更名为武汉科技学院后,因为已经有了武汉科技大学,无法直接升级,只好换回纺织头衔叫武汉纺织大学得以升格。

04

改名的原则:不求最好,但求最大

大学改名原则上向更大的地名靠拢,尽量使用大地名,省名、行政区域名、国名,一个个地上,让新校名显得“高端、大气、上档次”。

在学校越来越多的时代,在民众还处在“以名取校”的固定思维下,响亮、大气的名字确实影响着高校的发展,中专合并成大专高职、高职升格为本科,本科学院升格为大学,专业院校的迅速扩张朝着综合性大学迈进,大学改名自然是必须的,当然高校更名不是简单地换个马夹,一般都会牵涉到层次定位、学科结构、区域布局等问题。

不过部分高校在更名时或跟风、或求大、或大耍无厘头……结果就造成了一系列的后遗症:因为傍名校、模仿秀,长着“山寨名校脸”或“孪生兄弟相”的大学越来越多;因为校名中的地域色彩被淡化或泛化,难知尊驾何方的大学越来越多;因为犹抱琵琶半遮面或大而化之,我们再也难以通过校名大略看出学校的学科专业特色……

一、首选国字号:能用中国就不用华东,叫中国计量学院就比叫华东计量学院好;叫石油大学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加上中国,变成中国石油大学就显得霸气了。就阅读习惯来看,“青岛海洋大学”像是青岛的地方高校,叫“中国海洋大学”无疑表明是全国性高校,并昭示着面向全国招生。

二、尽量用大区:能用西南就不用四川,叫西南科技大学就比叫四川科技大学响亮,叫华北理工大学就比河北联合大学霸气;中国分为七大地理地区:东北、华东、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资源丰富,使劲往上蹭,其中华东,华南,华中最热(华东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有点无人问津,太荒凉了,有也得改掉(西北纺织工学院→西安工程科技学院→西安工程大学;)。

成人改名_广东成人大学怎么报名_广东成人科技大学改名文案

中国七大区:华东地区(包括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上海);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西北地区(包括宁夏、新疆、青海、陕西、甘肃);西南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

备注:原中南地区拆分为华中地区和华南地区。把中南地区中的中部省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称为华中,把广东、广西、海南、台湾、澳门和香港称为华南,这种提法是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和中国气象地理区划的普遍划分。

如:东南大学,东北大学、西北大学、西南大学、中南大学。

暂无华东大学、华北大学。

三、无法以大区为名折中以大区变体为名:国字号很稀缺,以大区名命名需要实力,比如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在大学改名浪潮中,也有一些大学用不了大区位名称,但中国文字博大精深,便采取了倒过来用的方式,比如华东变东华,华北变北华,华西变西华。因此就有了一批名称里含有东南西北华的大学,好处是英文还是大区的意思——North of China, of South China,多么霸气,而且“国际影响力”不减。不过北华、东华、南华、中北、西华,结果看起来活脱脱像民办高校。

如:北华大学、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东华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南华大学、中北大学、西华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

四、小地方出身更要用省名:能用山东就不用淄博,叫山东理工大学就比叫淄博理工大学好听;全国很多地方高校改名后都急欲冠上省名,尤其是不在省会首府,在某个偏远城市的,说白了是典型的出身自卑;二则是冠省名会给人一种省属高校的感觉。比如四川文理学院你会想得到它坐落于达州吗?

五、用半个省名也凑合:资格不够,不让使用省名?那用半个省名,叫鲁东大学就比叫烟台师范学院霸气;“郴州X专”知名度没法打响,叫“湘南学院”就有底气多了。

六、热门省会城市是首选:当然“向更大的地名靠拢”原则在特殊情况下例外,有时建议使用小地名:比如城市本身很有吸引力话,选用城市名可起到突出地域性优势的作用,北京是首都,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是城市名中最珍贵的,所以叫北京交通大学,就比叫北方交通大学或华北交通大学要好的多。叫南昌大学比叫江西大学响亮的多,毕竟江西穷呀。其他的城市名如天津、上海、南京、西安、哈尔滨这些大城市名称欢迎程度也很高。所以放弃黑龙江商学院的省名,叫哈尔滨商业大学高大上吧?

广东成人科技大学改名文案_成人改名_广东成人大学怎么报名

当然但凡沾“江苏”两字的大学不在南京,这是有历史缘故的。国立中央大学曾改名国立江苏大学,遭到普遍反对,原因就是江苏大学不能代表中大的中央性。因此,中大随后改名为国立南京大学。新中国成立后,沿用了南京大学这一名称,包括拆分后的几所大学。后来,真有了所“江苏大学”,是江苏理工大学合并了镇江医学院、镇江师范专科学校改名而来的,位于镇江。

比如徐州师范大学更名为江苏师范大学,对于不了解办学历史、现状和实力的人来说,显然这一更名一下子就将百年名校南京师范大学给比下去了。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按照计划,牡丹江师范学院计划申请更名黑龙江师范大学,这让哈尔滨师范大学怎么办。还有泸州医学院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引发轩然大波,最后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得以终止争执。

透过现象看本质,类似的高校更名,虽然目的之一是为了让自己的名字更有吸引力,以便在方方面面获得更好的资源来发展,但本质上折射出的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办学急躁和追逐业绩的内在冲动。

当然也有最现实的原因——国人的认知:

1、在绝大多数国人眼里都想当然地认为就是比“大学”比“学院”好,当然国家也是这么规定的,申报大学人数指标比学院高的多;

2、省级地方名字打头的高校比地市县级地方名字打头的高校好;

3、综合性高校比师范类高校好。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许多高校都在想方设法“去地方”色彩,而且还想方设法“去学院”色彩,去掉师范,农林,矿业,纺织等冷门的,换成理工,科技,工程,工商就显得高大上了。

很多由师专升起来的学院竟然不一而同的去掉师范二字,尽管校名更改了,专业变多了,但是师范类依旧是这些学校的重点学科广东成人科技大学改名文案,可生怕师范二字会影响学院的发展一样,实际上这就是学院的定位不准了。有这么个规律:一般各地方的xx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一般升格后都称呼:xx学院。

现在在湖南竟然只有衡阳师范学院这一所本科院校仍旧在使用师范学院这个名字,看来湖南的“师范学院”全军覆没指日可待了。2017年年初教育部新政:十三五期间,中国现有的181所师范院校一律不更名、不脱帽,聚焦教师培养主业。可为时已晚。另外,农林、理工、师范类院校都是专门类的院校,为啥教育部指名师范类院校不得更名?反倒是对师范院校的不公平。

以湖南省为例:

湖南众多地方性专科(师专为主)升级→湖南××学院(大学)

岳阳师范学院→湖南理工学院 (岳阳市)

常德师范学院→ 湖南文理学院 (常德市)

郴州师专、郴州医专、郴州教育学院、郴州师范四校合并→湘南学院(郴州市)

湘潭工学院、湘潭师范学院合并→ 湖南科技大学 (湘潭市)

零陵师范专科学校→零陵学院→ 湖南科技学院 (永州市)

娄底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娄底市)

湖南城建高等专科学校、益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湖南城市学院(益阳市)

湖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湖南省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合并→湖南商学院(长沙市)

湖南建材高等专科学校、湖南大学衡阳分校合并→ 湖南工学院(衡阳市)

湘潭机电高等专科学校、湖南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合并→湖南工程学院(湘潭市)

湖南××学院,“文理”、“理工”、“科技”、“工程”……,没有相当的区分和记忆能力,你能搞清楚上述院校的关系?

号称湖南的并不一定在长沙!有些甚至是在中小城市(比如:永州市、益阳市)。再比如叫华东的并不一定都在上海,比如:华东交通大学就在江西南昌。

教育部为严格管理高校设置工作,于2007年3月1日出台《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等相关文件,规定“新设立的高校校名不冠以“中国”、“国家”等字样,不以个人姓名命名,不使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学校所在城市以外的地域名。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教育部这只不过是规定,又不是法规,所以直接弃如敝履。因此2007年以来,又有一大批的地方高校名称超越了所在城市的地域名。

以2014年为例:

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广东东软学院

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理工学院

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河北工程技术学院

铜陵学院→安徽经济学院

可是2013年,河南省照样有信阳师范学院等7所高校拟更名,新校名中没了“地方”特色,全都以“河南”开头——小地方用省名充大头。一堆原本不知名的地方院校,一下子河南某某学院和河南某某大学,从小地方改到大地方广东成人科技大学改名文案,顺带与科技、工商等热词挂钩,不明觉厉!让广大学子傻傻分不清,其实没有一所在省会郑州。

1、信阳师范学院→河南师范学院;

2、新乡医学院→河南医药学院;

3、安阳师范学院→河南人文科技学院;

4、南阳师范学院→河南文理学院;

5、许昌学院→河南工业学院;

6、周口师范学院→河南工商学院;

7、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煤炭职业学院。

推荐阅读:

普通单字冠上大姓,老板一喊好几人应允许申

男子离婚后前妻把孩子姓氏改为随母姓拒绝支

Copyright ©2023-2026.Powered by©风水命理知识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0040142号-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