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周易 > 周易占卜

易经好难啊,怎么学?学《易经》一定要用笨方法


2023-10-29 13:01

易经好难啊,怎么学?

学《易经》一定要用笨方法:

第一个原则是只读原文,不要读解释。

第二个原则是不求理解的原则,暂时别管理解的事。

第三个原则是以正音识字为入门。读到什么状态算可以了呢?读到你喜欢为止。

具体的学习方法:《易经》乾坤二比较长,一个礼拜就读这两卦。剩下的很短,64卦有62卦是很短的,可以一次读5卦到7卦,当你稍微熟练的时候可以读10卦甚至是30卦。我们现在读是一口气读完64卦,一个小时读完。入门的人,可以一天读7遍,一次读7卦,连续读7天,同样应用这个神奇的7字原理。第一年什么都别管,只管读。第二年可以尝试去理解,第三年就开始应用了。就这么简单的学习方法。如果是孩子,前十年只管读,什么也别管,读到20岁才慢慢地理解,慢慢去参考别人的东西,拜师也可以,30岁以后才应用。

解读易经(一)——任何人都可以轻松读懂易经

我从1984年开始学习易经,经过了20年的时间,并没有彻底弄清楚易经的卦辞和爻辞在说什么?我想,在孔子时代,周易已经是当时的古文了,经过秦火之劫,到了西汉经学家解读易经已是众说纷纭。南宋的经学大师朱熹也说易经古涩难懂,所以我觉著自己学周易20年不懂其意是很正常的。

学不懂周易,用周易还是可以的。于是20年间研究术数之学,用于实战,常有证验。这样以来对周易古经和易传便光顾的少了。直到近年,当我重新阅读易经时,豁然发现:易经是很容易读懂的一本书。甚至可以说: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地读懂易经。

历代学人之所以读不懂易经,是由于不知易经之根本,而被庸俗的易学家们误导的结果。古时侯人误导得浅,今人误导得深。易经与佛法儒家道家一样,有正法时、像法时、末法时,从经典文化诞生的轴心时代开始,在2500年的连续中,经典解读智慧呈现退化趋势。这是为什么呢?对国人来讲,进化论是科学,人类是不中断进化的,经典文化怎么会有退化现象呢?人类的一切智慧都是人的大脑创造的。大脑有左脑和右脑之分。左脑主管语言、数学、逻辑、理性,右脑主管印象、直觉、储存、感性。就像一个人童年时右脑发达,成年后左脑发达一样,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在其童年时代以右脑文化为主,在其成年时代以左脑文化为主。所以人类的发展有两条线:左脑进化,右脑退化。

那么,易经的根本是什么?易经的根本是象数。象数的根本是类象。象数是根本,理占是花果。象为根,数为本周易占卜所有方法解释,理为花,占为果。象是右脑的德能,数理是左脑的德能,占又是右脑的德能。易经智慧从右脑开始,转到左脑规画,最后又回归右脑。世界人类的发展是同步的。在2500年前的世界文化轴心时代,随着人类左脑的进化,左脑终于以数理逻辑处理来自右脑的资讯,左右脑于是达到了一个平衡和相济,佛家称之为“定慧等持”,于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到来了!那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时代!

这时期人类历史上产生了令人惊奇的事件:在中国诸子百家时期也就是公元前6世纪前后的几百年,最伟大的哲人几乎同时出现在大家这个地球上。我可以举例说说他们的年龄对照。孔子只比释迦牟尼小14岁;孔子去世后10年,苏格拉底诞生;墨子比苏格拉底小1岁,比德谟克利特大8岁;孟子比亚里斯多德大6岁;庄子比亚里斯多德小15岁;阿基米德比韩非子大7岁。波斯的精神开山祖师琐罗亚斯德去世的那一年正好孔子出生。这个年龄对照表说明,他们确实是一起来到世间的同代人,同样是开天劈地的精神高峰。似乎是约好了,要在那个时候一起呈现人类的共同成熟,甚至是同步成熟。他们还有分工,各自显出不同的重点。希腊哲人在爱琴海边上思考着人和物的关系,印度哲人在恒河边上思考着人与神的关系,而中国哲人则在黄河边上思考着人与人、人与天的关系。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以为,在公元前数百年的轴心期时代,人类至今赖以自我意识的世界几大文化模式(中国、印度、西方)大致同时确立起来,从此,“人类一直靠轴心时期所产生的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奔腾都回顾这一时期,并被它重燃火焰,轴心期潜力的苏醒和对轴心期潜力的回归,或者说复兴,总是提供了精神的动力。”

右脑是先天脑,生命脑。老子说的“返先天”、“复归于婴儿”,孔子说的“易无思也无为也感而遂通”都指的是的右脑智慧。每个民族的上古历史都是神话语言,神话类似于童话,二者都是右脑化的语言。山海经、归藏易、旧约圣经都是如此。不要以为用神话叙述的历史就不是信史,神话语言只是表述方式。现代人写的历史和传记有用辩证唯物主义表述方式的,也常被国外的专家使用,所以表述方式的不同并不能否定信史的定位。

于是解读易经就很容易了,你只要把你孩童时期的思维找回来就可以了。右脑思维是先天具有的,所以右脑也叫动物脑,现代生物学发现有些鸟类迁徙竟用天空的星座导航,所以千万不要以现代人的思维去揣度古时侯人的思维,古时侯人观星象的本事比大家高,古时侯人直觉思维形象思维比大家高。 顾炎武 《日知录》说:“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民之辞也;‘三星在天’,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昆裔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

我1991年大学毕业后先是在山区搞农田水利,闲暇时间为老乡子女推八字,以前家里穷没有钟表,老乡往往是说孩子出生时参宿在正南,或参宿在西南云云,可见在知识落后的地区人们还保持着观星象的习惯。所以易经的解读不受知识的限制,易经的受用是无条件的,你只要开启右脑就可以了,大家的左脑已经很发达了,大家天天在用左脑。解读易经,只有少用左脑,少用脑筋,少用知识,简单说你只要识字就可以了。老子《道德经》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为学,即是左脑的学习;为道,即是易经的学习。对于左脑太发达,理性思维太活跃的知识分子,必然是易经学者的落后生。

象数是义理的根本。义理是象数的花果。如何让易经这个智慧大树恢复其强大的生命力呢?是发挥其义理呢?还是弘扬其象数呢?当然只有浇灌树根才能使大树恢复其生命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云:“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义理是伟大的,华严经把佛菩萨比喻为花果,把众生比喻为树根。佛菩萨的逐日的工作生活皆以大悲水浇灌饶益众生。左脑的智慧来源在右脑。有道才有理,所说道理。假如翦灭象数,专治义理,必然根枯花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解读易经的法门

这个法门就是天底下一本最小的解卦小词典,就是出自孔子《易传》之《说卦传》,总共不到700字,而且不需要你刻意记住,你只需查阅即可,用过以后你就晓得,这个解卦小词典不需要记忆就自然领会了。

解卦小词典

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 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姹女。

就是这个《说卦传》解易小词典,往往被某些所说易学义理派教授们呵斥为“古时侯人为占筮活动而掺加的穿凿附会之词”。庄子曰:“道在屎溺”,信哉!除了把握以上《说卦传》卦象词典外,解读易经还需要把握爻象规律,爻象规律比卦象更简单:阴爻为柔,阳爻为刚,然后是中、正、应、乘。这个大家在解读中与大家分享。

普通人如何学易经

普通人学易经的方法如下:

首先,学习《易经》的方法,在《系辞.上》第2章有明确的记载:是故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所乐而玩者,爻之辞也。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系辞.上》第2章记载的这段文字,就是学习易经的不二法门。从入门到精通,都离不开这段文字。

《易》之序这段文字里面包含的学习方法,概括起来有三点,第一点就是能对易经64卦的卦序了然于胸,做到这一点的方法其实非常简单,就是熟读、背诵《易传.十翼》中的《序卦传》。

这段文字里面包含的学习方法,第二点就是观象玩辞。象包括卦象、爻象。卦象、爻象是易经最基本的内容。在文字还没有出现之前,易经只有卦象、爻象。观象,是学习易经,必须要掌握的事项。

象有万象,不可执一。象虽然千变万化,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但是,易经的象,和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这八个三爻基本卦的卦象、卦性有关。所以,观象的基本功是首先了解掌握,八个三爻基本卦的卦象和卦性。

这八个三爻基本卦的卦象和卦性,在《易传.十翼》中的《说卦传》中,有详细的论述。入门的观象,建议从八个三爻基本卦的卦象开始,逐渐深入。

如何学习易经

易经,其实是一门哲学,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易经的方式方法,来判断推导已经或即将发生的事情,就是,实际上术只是易经当中一个很小的分支。比如中医、气功、军事、数学等等诸多科学,都与易经有着紧密的联系。

要想学好易经,要改变一些思维方式方法。

我们现在使用的推导世界的方式方法是:数理化。数理化是现代科学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科学表达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最主要方式。这种方式的推导过程是用数学表达方式,用物理说明作用,用化学体现变化,并从规律和本质上得到重复性的验证。这种方式即使抽象的,也是直观的。而这种推导方式也有局限性,就是将事物越分越细,就像把整个科学归结为一片森林,然后细分为树木,再分为细胞、分子、原子等等,以至于在观察某件事物时,只看到了点而不能看到面一样。

而易经使用的推导方法是象数理。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方式方法却截然不同。主要是使用类比推衍变化。是由点到面的推导方法,比如:手面相,通过一个人的掌纹,来推导这个人的疾病,事业、婚姻、财富等等。再比如:一叶知秋的成语,通过一片落叶来推导秋天就要来了。再就是董仲舒、邵康节提出的天人感应理论,通过天象的变化,来推导出人间的事情,是用一种系统论的方法来观察世界。通过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八个卦象,来推导世界万事万物。但这种方式方法也有局限性,就是推导出的事情是模糊的,比如:《黄帝内经》中可以通过某一年的气候、风向、温度的变化,来推导来年流行的疾病,但具体是那种病毒引起的疾病,就很难推导了。再比如:我曾经在网上和几位易友玩射覆表演,预测对方吃的是什么?通过时间起出的卦象是:水火既济变火水未济卦,推导出对方所吃的东西是红色的,水分很大的的东西,这样就出现了好几种可能,有西瓜、桃子,红色的苹果等等都符合以上特性,具体是哪一种就很难分清了,只能根据时令等选择其中一种,西瓜。虽然最终结果是对的,但通过卦象无法形象具体的推出就是哪种东西。

就像画画一样周易占卜所有方法解释,西方的油彩画,主要是写实,可以把一个人,一件物,画的惟妙惟肖,活灵活现,但却很难看出画的气势和意境。而中国画,不讲求形似,而讲求神似,就像齐白石的虾,起初画八条腿感觉不像,后来减了两条腿,成了六条腿,但出来的画更生动了。还有张大千的《千里长江图》将长江的气势和意境,全部描述到了一页纸上,如果通过油彩写实的方法,就很难做到了。

实际上,通过西方人和东方人观察事物的方式方法上可以看出一些不同。西方人看画是看细节,东方人看画是看整体。观察的太细致,无法看到整幅画的意境;看到整幅画的整体,却无法观察到画的细微之处。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另一种是逻辑方法的不同。西方逻辑思维的主要方式是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形式逻辑取法于亚里士多德,辩证逻辑取法于黑格尔。我们现在自小学习的思维方式,受西方的思维方式的影响根深蒂固。西方的推理方式是,大前提、小前提、结论的推断形式。例如:球是圆的,篮球是球,所以篮球也是圆的等。而我国易经的推理方法是归类推理。比如:震卦,为春天、方位为东方,五色为绿色、五位为酸,五行为木、五脏为肝胆、人体为手、人为长男、动物为龙、蛇;形状为长,为动等等。这些都有曲直的特性,因为春天是木生长的时节,木是长形的,绿色的,人体中的手也是长的,人体中肝胆也是绿色的,龙蛇也是长的,春天万事万物都开始动了,这些都有类比性。

我认为学好易经首先要理解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如古人所说,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易经有用?

易经很有用,它其中包含了很深奥的数学知识,对于研究也很有影响

学易经有什么好处

《易经》即是中华文化之源,亦是天地运行规律之根。

具体来说,学习《易经》的好处,至少有三点:

一、培养哲学思辨能力。

《易经》的本质是一门哲学理论,它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和谐辩证的深刻思想。掌握了《易经》,就掌握了一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滋养优秀国学底蕴。

《易经》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是中华民族万千年智慧的结晶。中华一切优秀传统文化都扎根于《易经》,了解了《易经》,就了解了中华传统文艺、、生活等方方面面。

三、掌握明辨是非能力、避免上当受骗。

俗话说,“善《易》者不卜”,真正洞悉了《易经》的人,已然洞悉了人生。即便,也只是在自己心有困惑不能定夺的情况下,才借助《易》理解惑,而不是心存侥幸自欺欺人。少了投机取巧的侥幸心理,也就不会轻易地陷入骗局。学了《易经》,自然就明白趋吉避凶的法则——“无咎”。

《易经》曰:“参(叁)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

这里“参伍”的意思 ,是《易经》留给后人的诸多奥秘之一,两千余年来,向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参”,在古代有时候写作“叁”,是数字“三”字的大写,而不是人参的参。“伍”,则是数字“五”字的大写。

关于“参伍”,历来有很多争议,而本文赞同应从历法的角度来理解。

为什么呢?《易经》有言:“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察法于地。”

天上有什么?天上有日、月、星,称为三辰。

地上有什么?地上有金、木、水、火、土,称为五行。

正如《左传》中所说:“天有三辰,地有五行。”

所以,“参伍以变”就是说,我们要观察、研究天地间各种自然现象和四时的季节变化,从中找出变化趋势和变化规律。

“错综”,在《易经入门·基础篇》中我们讲过,它本来是指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卦形之间的关系,这里是用错综来表示各种现象交错、综合在一起,从而显得情况异常复杂。

然而不管情况如何复杂,事物之间都存在某种联系,也就是相互之间存在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在《易经》里面体现为数的关系,我们称之为易数。

“错综其数”,就是按照《易经》所揭示的规律进行易数的推演。

“通其变”,这个“通”表示了解、精通;

“遂成天下之文”,这个“遂”表示于是、就;

这个“文”,现在我们写作有“纟”的“纹”,表示纹理。自然界中万物都有纹理,纹理的形成有一个复杂的过程。

由于我们通晓了“参伍以变”,所以也就知道了纹理形成的原因和形成过程。相应地,我们也就知道了事物的变化趋势和发展规律,同时这也是《易经》中卦辞和爻辞的创作依据。

“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这个“极”表示穷极,穷极什么呢?即通过易数的推演,穷极数的变化。

就像现在的军事演习一样,并不需要实兵、实弹演习,只需通过计算机兵推,输入各种参数,也就是模拟数据,基本上就能达到实兵、实弹演习的同等效果,这也是对未来战争结果进行预测的一种方式。

通过“极其数”,你就能知道、了解、掌握天下各种事物的变化之象,这个变化之象包括过程之象和结果之象。

一卦里面,你既可以看整个卦的卦象,也可以看动爻的爻象,也可以看到从初爻到上爻的所有爻象,从而看出事物的变化之象,这就是“遂定天下之象”。

“非天下之至变,其孰能与于此?”,是作者对《易经》的又一次赞叹,所谓“天下之至变”,是对日月运行和天地四时变化规律的认识,这一规律的核心就是历法。

如果说《易经》所显示的,不是天下万事万物的变化之象,那么还有谁能够做到这一点呢?

推荐阅读:

周易免费算生男生女女命断子女

乾卦吉凶如何呢?——吉人自有天象(原文)

河北周易研究会九爻专业委员会会长:灵虚子

周易中如何占卜财运 全球第一家上市的风水

详细分析一下1985年属牛女2023年事

Copyright ©2023-2026.Powered by©风水命理知识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0040142号-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