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资本市场云上峰会海内外嘉宾线上线下云相聚
2024-01-30 10:03
2022年以来,A股市场风格切换迅速,以新能源、国防军工为代表的高景气赛道延续回调趋势,而地产、银行、券商、建材等板块则相对抗跌,甚至逆势上涨。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增长”主线渐成共识,市场关注度正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资本市场已经成为我国居民财富配置的重要渠道,公募基金规模逐年增长为什么说机遇与财富并存,且仍具备较大增长空间。在居民资产配置结构转变的大背景下,2022年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将迎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
由路博迈与第一财经共同推出的“2022中国资本市场云上峰会”于2月16日举办,本次云上峰会的主题为“新时代、新机遇、新未来”,海内外嘉宾线上线下云相聚,共同讨论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特别关注通胀下财富管理的机遇与挑战、通胀下多策略多元化投资的未来。
财富管理市场的六大历史性发展机遇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我国居民财富快速积累,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财富管理市场。从财富管理需求上看,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人口结构变化,需求会更加旺盛多元,除了传统的保值增值外,子女教育、养老、财富传承等个性化需求逐渐增加。同时,随着风险意识不断加深,价值投资理念逐渐养成,居民不再满足于存款储蓄,寻求专业财富管理服务的意愿越来越强烈。
据统计,2021年我国个人可投资资产规模累计达到268万亿,中等收入人群超过4亿人,人均GDP达到1.25万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
峰会上,东方证券副总裁徐海宁认为,今年是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发展非常关键一年,机遇和挑战并存。
徐海宁表示,我们非常看好2022年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近年来,在中国经济增长、转型升级和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财富管理行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时期,监管制度进一步完善,从业机构日趋成熟、专业,客户体验持续优化,金融产品渗透率快速提升。”她说道。
东方证券副总裁徐海宁
在她看来,新时代下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将迎来六大机遇。除了居民财富快速累积,去房地产化、打破刚兑后居民财富逐渐权益化、公募基金规模增长空间、养老金结构化改革、财富代际传承等因素都推动国内财富管理市场进一步繁荣发展,行业将迎来历史性的机遇。
“在“房住不炒”大背景下,房地产投资高回报预期不在,中国居民资产配置去房产化倾向越来越明显。”徐海宁说,“去房产化趋势下,中国居民将会转向超配金融资产,居民财富逐渐流向资本市场。”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公募基金规模第四大的国家,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金融资产规模快速增长,已经逐渐成为居民金融资产配置的主要标的。2021年底中国公募基金规模已经超过25万亿元,近四年公募基金年化增长率超过17%。其中,路博迈在2021年9月份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筹建公募基金管理公司。
“对标欧美市场,A股机构化程度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2020年三季度中国公募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达6.7%,而美国市场超过20%;中国公募基金占GDP比例为17%,美国为120%。资管新规下公募基金先发优势明显,在投研体系、人才机制具有比较优势,投资者教育和产品运营相对成熟,传统金融机构财富管理转型也在进一步助推公募基金发展。”徐海宁说。
此外,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情,养老型财富管理产品与服务供给相对不足,发展前景和潜力巨大。
“我国多层次养老金体系已经基本搭建完成,但发展上不均衡,完全依赖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的模式面临压力,2020年以来,政府加快第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建设,缓解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结构失衡矛盾,养老型财富管理将迎来巨大发展空间。”徐海宁还说,“中国高净值人群多数出生于上世纪60、70年代,创富一代企业家等高净值人群正迎来事业与财富传承的“窗口期”,保险、家族信托、税务规划等传承工具需求不断增加,这将进一步推动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发展”。
认识挑战、应对挑战:机构须顺应时代变革
当前,我国财富管理市场发展前景光明,但也在发生深刻的结构性改变,拥抱变革、应对挑战的前提是充分认识挑战。在徐海宁看来,财富管理市场的发展主要有四大挑战,包括投资者教育、市场产品供给、商业模式变化以及数字化变革。
中基协发布的《全国公募基金市场投资者状况调查报告(2020年度)》显示,投资决策时接受基金公司、银行等机构辅导的投资者比例达43%,专业服务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2020年美国持有公募基金的家庭中,63%的家庭通过养老金计划之外购买公募基金,这部分家庭中,75%通过投资顾问购买。
徐海宁认为,投资者教育是一项长期、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专业的事情需交给专业机构完成,投资者教育依然仍重道远。去年,我们也推动财富管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作为一项初步的积极尝试。”她说。
过去15年为什么说机遇与财富并存,公募基金的平均年化收益率为14.1%,债券类产品收益率为7%。相比无风险收益产品,权益类产品回报率喜人,但也面临短期市场波动的风险。目前,银行理财大多数为短期产品,三年以上的产品寥若晨星,长期资金比较短缺。
对此,徐海宁认为,财富管理机构要从改善专业投资和专业服务能力做起。资管新规打破刚兑后,净值化管理时代到来,市场缺少足够体量的优质权益类和固收类产品,优质产品的发现和专业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在她看来,伴随着基金投顾试点政策推出,财富管理行业将由卖方模式向买方模式逐渐转型,由销售驱动转向客户驱动,这是大势所趋。“财富管理机构未来的商业模式也要因势而变,在商业模式、考核导向、专业配置能力、投顾服务、运营方面以及投研等方面全面重构和再造,适应行业转型升级的挑战。”徐海宁说。
她还指出,中国居民对数字化服务的接受度较高,在财富管理领域,数字化领先机构正在快速获取更大市场份额。未来财富管理将是“人+科技”的结合,财富管理机构数字化转型普遍面临人才、科技架构、资源投入、专业性赋能以及智能化不足等问题,未来数字化能力将是财富管理机构核心竞争力来源之一。
“挑战是激励我们努力进步、努力改变的重要动力。”徐海宁说,“中国财富管理市场足够大,需要监管部门、从业机构以及广大投资者共同努力,携手共进,为中国居民财富管理事业贡献力量,提升财富管理业务的普及化、普惠化水平,助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