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周易 > 六十四卦

六卦缘于文王拘而演《周易》


2024-03-07 16:04

《史记》中说:“文王拘而演《周易》”,这里的《周易》是指孔子以前的《易》,或者说是周公以前的易——文王卦。

“演”为推演,推演的内容就是黄元御在《周易悬象》里所说的: “《周易》言推,乃演卦之法”,这个“卦”指的筮法,而不是八卦。所以朱熹在《周易本义》说:“《经》则伏羲之画,文王、周公之辞也,并孔子所作之《传》十篇……六画者,伏羲所画也之卦也”。朱子认为,六画卦缘于伏羲钱筮法生成六十四卦,而文王呢,只是推演了和64卦相匹配的“筮法”,以及卦名卦辞也:“文王以为乾道大通而至正,故于筮得此卦,此圣人所以作易,教人卜筮。”

清代王夫之也有同样的定论,他在《周易内传》说:“伏羲氏始画卦,未有易名钱筮法生成六十四卦,夏曰《连山》,商曰《归藏》,犹筮人之书也。文王乃本伏羲之画,体三才之道,推性命之源,极物理人事之变,以明得吉失凶之故,故《易》作焉。《易》之道虽本于伏羲,而实文王之德与圣学之所自著也。”

《易筮通变》也说:“大卜又掌《三易》之法,一日《连山》,二日《归藏》,三日《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朱子在《周易本易》:“六画者伏羲所画之卦也。”

……

显然,诸家之论都在说,六十四卦的模式,最晚夏朝就已经有了,非文王所演。所以历代不少经学家皆认为六十四卦的模式,并非周文王所推,只所以有“文王推六十四卦”的声音,指的文王侯气卦和筮法,而不是侯气六十四卦的模式源于文王。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不同的天道观,各家卦序和卦变原理也是不同的,比如伏羲八卦和文王八卦就不是一个八卦,所以文王卦不是伏羲所推,再比如《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也不是同一个八卦,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候气平面图,用咱老百姓的话说,就是节气图,也叫侯气卦。

相对于侯气卦,筮占卦起源很晚,直到周代才被推演成熟,并配于侯气卦来推演凶吉。

可这一配,让很多悟道不深者,竟忽视了文王侯气卦的存在,单看到《周易》的筮占面,或者单看到孔子的义理易,这些悟道不深的偏执认知,让很多后学者一入门《周易》便从筮占卦辞或《易传》学起,学到最后也不知易之所云。

所以到了春秋末其到汉代,以孟喜、京房为代表的汉经学家,《吕氏春秋》、《淮南子》、《周易乾凿度》、《黄帝内经》、以及张良为代表的“奇门”诸学……都清醒的认知到了这一点,都在极力重申“易”最核心的本质——侯气之变,而不是筮法之变。

关于这一点,程颐在他的《伊川易传》里认知的非常清楚:“乾道变化,阳气消息,万物始仍统天,言元也,乾元统言天之道也,天道始万物,物资始于天也……阴,从阳者也,待唱而和,阴而先阳,则为迷错……”

丁易东在《周易象义》也说:“易肇于气(侯气),成于象数,与辞……”还有司马光的《温公说易》、邵雍的《皇极经世》、章潢的《图书编》……都是在以侯气解易。

周易钱卦_钱筮法变卦_钱筮法生成六十四卦

当然,有悟道深者,就有学识肤浅和悟道肤浅者,仅仅从文王筮法解《周易》,比如《火珠林》的作者马衣相士,虽然同是纳甲法的代表,可悟道的深度、理论深度却与孟喜京房们不可同台而论也。

也就是说八卦是八卦,筮法是筮法,不可混而谈之!无论八卦,还是六十四卦,都没有筮法!也无从看见筮法在哪儿?因为卦象的生成,还是卦变的推演,皆是缘于侯气的变化,和筮法没有半毛钱关系。或者说,筮法只是侯气卦的衍生品和附属品。没有侯气卦,何来的筮法卦?

如果周文王单以筮占立卦,周文王也成不了文化史上的周文王,以文王八卦——文王侯气图为中心的《周易》,也无力翘首于三易之上。也就是说周文王并没有离侯气演筮法,可一些学易不精者却单取筮法解易,真不知其道从何说起也?

关于侯气的定法历来不一:

有以北斗定侯气者,像《准南子》、以及作者不详的《通占大象历星经》……

有以地理音律定侯气者,像京房、邵雍、司马光……

钱筮法变卦_钱筮法生成六十四卦_周易钱卦

有以太阳东出西落、四季冷暖变化定侯气者,像远古时期的圭表定侯气者,还有《周易参同》、张良《奇门遁甲》里的十八局,都是太阳阳阴消长和四季冷暖变化定侯;

有以二十八宿的退进定侯推占者,像《禽星易见》、《乙己占》……

有以推月令纳甲定侯气者,像孟喜、邵雍……

也有以日月交食定侯气者,像黄道周的《易象正》……

那什么叫侯气呢?

《黄帝内经》:“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

三侯刚好十五天,十五天为一个节气,从而形成了一年二十四节气,每月配以二气,也就是阴阳二气消长变化之象,形成了我们看到的八卦侯气图。这也是诸多后儒释阴阳为气的原因,气,侯气也,而是不筮法之变也……(未完待续)。

推荐阅读:

王苏谈}《易》三爻的八卦布阵图

风水堂:算命免费,生辰八字对应六十四卦

Copyright ©2023-2026.Powered by©风水命理知识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0040142号-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