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周易 > 六十四卦

周易说卦传:和谐共生的深刻哲理


2024-05-21 16:02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八卦,是诠释自然与人类社会现象及其变化的神秘符号。自然界的各种事物,都可以通过八卦进行阐述。而当我们将这种神秘符号映射到人体时,《周易说卦传》中有着这样的描述:乾为首,象征着人的头部;坤为腹,象征着人的腹部;震为足,象征着人的双足;巽为股,象征着人的大腿;坎为耳,象征着人的双耳;离为目,象征着人的眼睛;艮为手,象征着人的双手;兑为口,象征着人的嘴巴。

人体与八卦的对应关系,仿佛在诉说着一种宇宙的秩序,一种生命的律动。八卦,以其深邃的内涵和普适的规律性,将人与自然、社会紧密相连,构建起一个宏大而有序的宇宙图景。在这个图景中,人体的各个部位与八卦的象征意义相互呼应,展现出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共生。

这种和谐共生的背后,是八卦所蕴含的深刻哲理。乾为首,象征着人的智慧与决策力;坤为腹,象征着人的包容与整合能力;震为足,象征着人的行动力与勇气;巽为股,象征着人的灵活性与适应能力;坎为耳,象征着人的感知与敏锐;离为目,象征着人的洞察力与识别能力;艮为手,象征着人的实践与操作能力;兑为口,象征着人的表达与沟通能力。

人体卦象计算法_人体六十四卦图_人体八卦图解析

乾卦代表大自然是高高在上的天,在上方的,所以以人的头部为象征。五行为金。

人体六十四卦图_人体卦象计算法_人体八卦图解析

坤卦的包藏万物、化育万物,而且居於头(天)之下,故象征人的復部。五行为土。

震卦代表动的,所以以人的脚可以活动、行动、运动的部位为代表。五行为木。

巽卦的本质是谦逊顺之,象征着如人体的大腿,它是随足而行的,虽大而谦居其下而顺之。五行为木。

坎卦是的卦形,有外空内实之象,所以用耳朵为代表。五行为水

离卦反之是中空而外实的卦形,有如眼睛能光明的看出来外面实相,本身却又脆弱的。五行为火。

艮卦代表止,如手能支持、支拄东西一般。五行为土。

人体八卦图解析_人体六十四卦图_人体卦象计算法

兑卦代表悦,正如人之语言可取悦於人,所以用口为其象征。五行为金。

又《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用现代白话文解释就是:

东方生风,风能滋养木气,木气能生酸味,酸味能养肝,肝血能够养筋,而筋又能养心。肝气上通于目。它的变化在天是五气里的风,在地是为五行里的木,在人体 中则为筋,在五脏中则为肝,在七窍中则为目,在五味中则为酸,在情志中则为怒。

南方生热,热能生火,火气生苦味,苦味养心,心生血,血养脾,心气与舌相关联。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人体 为血脉,在五脏为心,在在七窍为舌,在五味为苦,在情志的变动上为喜。

人体八卦图解析_人体六十四卦图_人体卦象计算法

中央生湿,湿使土气生长,土生甘,甘养脾气人体六十四卦图,脾滋养肌肉,肌肉强壮使肺气充实,脾气与口相关联。它的变化在天为五气里的湿人体六十四卦图,在地为五行里的土,在人体 为肌肉,在五脏为脾,在七窍为口,在五味为甘,在情志变动上为思。

人体卦象计算法_人体六十四卦图_人体八卦图解析

西方生燥,燥使金气旺盛,金生辛味,辛养肺,肺气滋养皮毛,皮毛润泽又滋生肾水,肺气与鼻相关联。它的变化在天为五气里的燥,在地为五行里的金,在人体 为皮毛,在五脏为肺,在七窍为鼻,在五味为辛,在情志变动上为忧。

北方生寒,寒生水气,水气能生咸味,咸味能养肾气,肾气能长骨髓,骨髓又能养肝,肾气与耳相关联。它的变化在天为五气的寒,在地为五行中的水,在人体 为骨髓,在五脏为肾,在人体 的变动上为战栗,在七窍中为耳,在五味中为咸,在情志变动上为恐。

《黄帝内经-素问》把人体五脏六腑对应了五行,而八卦是阴阳、五行的延续,所以用一张图来盖括人体各部位与五行八卦的关系,即经络养生法,附经络走向高清图,很珍贵,不要私藏哦

人体卦象计算法_人体八卦图解析_人体六十四卦图

如此看来,人体的各个部位与八卦的象征意义相互呼应,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宇宙图景。在这个图景中,人与自然、社会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演绎着宇宙的旋律。而八卦的深刻内涵与哲理,正是解读这个宇宙图景的重要密码。

好了,今天就和大家聊到这里,我是鑫鑫谈健康。每天分享中医养生知识。喜欢的话可以点击右上角的蓝色关注我。方便下次找到我。原创不易,您的每次点赞.关注. 转发.和 分享.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评论!

推荐阅读:

王苏谈}《易》三爻的八卦布阵图

风水堂:算命免费,生辰八字对应六十四卦

Copyright ©2023-2026.Powered by©风水命理知识版权所有
鲁ICP备2020040142号-39